央视新闻评论部记者刘楠回母校开讲

  • 发布时间:2013-11-29
  • |
  • 作者:图书馆
  • |
  • 阅读量:97

   11月27日晚上19时,应图书馆学生团的邀请,央视新闻评论部记者刘楠携新书《新闻撞武侠——央视评论部创作秘笈》和《有一种基因叫理想——央视评论部那人那事》来到了传媒大学图书馆,以“央视新闻评论部二十年回顾——与白岩松修炼在南院儿”为主题,与母校学生进行了交流,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刘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2004年10月进入央视新闻评论部实习,后担任《社会记录》栏目记者、编导,客串过《新闻调查》栏目出镜记者。曾采访过报道过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深圳富士康连跳事件、广西“砍手党”村等重要新闻事件。于2008年加盟《新闻1+1》,任栏目记者、策划。
    刘楠在讲座前,先播放了一则有关央视新闻评论部(即为人所熟知的“南院”)的短片,展现了那些经典新闻创作背后的新闻人。短片动感十足、平易近人、生动幽默,不时引来阵阵笑声。小短片调动了大家的热情。
        20年的《东方时空》,20年的语态变革
        东方时空晨曲的响起,刘楠播放的1993年5月1日第一期的《东方时空》,让大家一睹20年前的节目样态。大家看时,忍俊不禁。刘楠对大家反应的追问,讨论由此开始。她说,2003年孙玉胜先生的《十年》从电视语态的变革着手,对《东方时空》的十年和整个中国电视的发展进行反思和总结。十年后,《东方时空》成立20周年,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日新月异,给观众呈现了别样的电视形态。同时,《东方时空》也造就了一批传媒界精英,而这些精英也在改变着《东方时空》。

        白岩松不是老古董,反而相当潮。
    新闻评论部的教主级人物陈虻把刘楠接到南院,让她接受新闻的淘洗与锻炼,也让她体会到,像陈虻、白岩松这样的新闻前辈,不是墨守成规地坚守,而是富有前瞻性的眼光。 刘楠独家播放了白岩松一段内部的有关新媒体的讲座。白岩松强调,互联网的互联传播真正变成私媒体,是个人媒体的传播模式。他还说,《新闻1+1》要打造平行的逻辑。像白岩松这样的央视传媒人,积极践行着新闻评论部部训中的一条准则——前卫。而刘楠播放的《爸爸去哪儿》也印证了陈虻“有记录者生,无记录者亡”的判断。可以说,白岩松不是老古董,反而相当潮,而这样的品质,已深入到评论部每一个人的骨髓里。
    刘楠说“实习与求职”:用心、细节、笨拙、无用和不可替代
    刘楠讲到实习与求职的话题,引起了在场每一位学生的浓厚兴趣。她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推销”自己、在评论部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她激动地给大家展示着珍贵的她与新闻评论部的“爱恋史”的笔记与纸页,她的手是颤抖的,声音是有波纹的。她还介绍了柴静的黄金搭档范铭的求职趣事,描绘了一个认真与机智的女孩子形象。这样的“毫无保留”给大家以深刻启示。刘楠言语中充满“用心”、“细节”这样的词汇,她说她的求职是笨拙的,这似乎是无用的碎碎念,但是她也用自己的笨拙与无用,让自己成为她所追求的“不可替代”的人。有一位网名叫“困境中微笑CUC”的网友这样评价刘楠的讲座,晚上的讲座或许会在未来改变我一些东西。
    “厘米推进”克服新闻的无力感
    刘楠带着在人大演讲时收到的学生的字条提问,有关如何面对新闻的无力感的问题。她用陈虻的一句话概况对于新闻工作者的无力感,陈虻曾经说:“什么叫好片子?就是那些领导在家愿意看、开会不愿意表扬,同时又找不到理由枪毙的片子”。时任《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的“厘米推进”论似乎更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无力感。新闻是需要带着平常心和理性的态度还原整个细节,做记者就是为了认识和展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改变这个世界。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但总是有效果的。

    刘楠的演讲,周到、细致,尊重学生们的接受心理;她在演讲后耐心地回答着广院师弟师妹们的问题,认真地签名留言送书,鼓励大家努力奋发,还鼓励大家说将来可能做同事。因为时间限制,刘楠无法一一回答师弟师妹们的问题,因此她让大家关注她的微博,与她保持联系与交流。天气尽管寒冷,但内心的充实足以温暖每一个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