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领导一行来校考察调研

  • 发布时间:2020-06-14
  • |
  • 作者:图书馆
  • |
  • 阅读量:740

(通讯员 路遥 摄影 肖雪)6月11日下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学仁、机制工作二处处长陈滔伟一行莅临中国传媒大学,就“高校博物馆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专项调研。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在调研座谈前会见了杜柯伟主任一行。

  

校党委书记陈文申与杜柯伟主任一行合影留念

陈文申书记指出,杜柯伟主任一行到中国传媒大学就高校博物馆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五个方面的作用进行调研,是对我校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工作的全面检验,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建立指明方向。杜柯伟主任首先肯定我校在全国高校博物馆行业中的所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并祝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荣获第17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中国文博界“奥斯卡”奖项评选推出23年以来,首次有高校博物馆上榜,实现了零的突破。杜柯伟主任还就中外人文交流理念与实施及在融媒体人才培养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谈结束后,举行了“高校博物馆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如何发挥作用”专项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潘力教授主持。

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潘力教授主持座谈会

会上,图书馆副馆长章振兰代表三馆汇报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情况。她指出,传媒博物馆是国内首家集“传媒文物收藏、传媒实物展示、传媒史学研究、传媒文创教育、传媒体验服务”五位一体的国家级传媒类综合性博物馆,自2012年建成以来,形成“四馆七厅一条传媒科技走廊”的展览格局。凸显“历史传承、底藴深厚、史料详实、时代变迁”,办有思想的传媒博物馆的建馆理念。校史馆是学校重要文化品牌工程,是集中展示学校发展历史、办学成就的传播平台,是开展优秀传统和校风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中传文化固化的场所,是凝聚广大校友心灵的精神家园。图书馆是传媒特色数据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保障、服务、展示、传播的重要平台。用“立足传媒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用思想引领未来,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理念,发挥“国家级” 引领和示范作用,全力打造传媒教育、传媒行业、传媒文化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使之成为人文、历史、艺术、科技、传播的展示与共享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罗青教授针对国际文博教育品牌的培养模式与相关做法进行了阐释。她指出:中国传媒大学在高校国际人文交流上,建立了中外传媒高等教育联盟,36个国家、65所一流大学在传媒多学科领域中形成了学科共识,在影视、艺术、动漫、交互设计等领域进行国际项目实践。其次,依托国际高校联盟寻找国外在传媒领域的综合类新兴学科。厘清多学科在文博管理中的融合与作用,在传媒博物馆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中英文博管理的合作专业。文博管理硕士定位就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外人文交流的大使”。未来的国际人文交流,需要一批能够了解中外文化、能够进行融资、国际执行、国际管理的人才,他们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者。

“高校博物馆如何发挥作用”调研座谈会学者、嘉宾发言场景

智慧文博专家谈星东表示,高校博物馆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新型技术的逐步普及促使博物馆更加的“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后疫情时代,线上的博物馆教育更是重要方式。要发挥高校博物馆的人文交流的桥梁作用,可以将新技术充分应用,例如VR/AR/MR、全息影像技术等。新科技在博物馆内的应用不仅为具有出国交流的学生提供了新的方式,也为不能够出国交流的学生提供了新技术手段去了解国外文化。目前我们在传媒博物馆建立的5G实验室,利用了多种新型技术,构建了多种终端系统,形成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展示平台。“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在大学里的博物馆更是文化传承的精髓,我们通过新技术可以更好的为K12、K6学龄青少年提供一个中外人文交流的窗口,从而在国内外优秀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的熏陶下,发挥高校博物馆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随后,“文博管理“硕士专业教师代表陈继东与首届文博管理专业毕业生代表胡庭瑜分别汇报了专业教学与学习感悟。陈继东老师指出:2020年中国有5354家博物馆,传统博物馆教育偏重于历史考古与展览层面,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足,博物馆行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广泛。西方博物馆教育始于文艺复兴,是一种科学的传统,中国的博物馆教育是人文传统。中外文博管理专业设置结合西方学科优势和传媒高校的优势,从文化传播视角,结合西方博物馆学理念培养适应中外人文交流的创新人才。为此,在招生阶段设定目标,招收多元学科背景的人才,因材施教。他们不仅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馆知识,更重要的是走出国门时可以在多元能力下传播中国文化;胡庭瑜对学校的培养表示感谢,认为自己非常幸运搭上“文博管理”专业的首班车,在出国前能够充分了解国内博物馆发展历程与文博学术传统。特别是在传媒博物馆的实训平台上结识了很多国内文博领域知名学者和专家,汲取很多专业素养;在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后,将本科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历史,在留学期间发挥中外人文交流的使者作用;作为中国留学生,我们始终保持一颗中国心,回国后将“所学、所见、所闻、所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国内博物馆发展领域发挥作用,成为中国人文交流后备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教授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教授谈到,目前三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方面进行多种尝试,举办了“高校博物馆、高校图书馆长论坛、高校博物馆讲解员案例推介”等活动,在文化传播上作出了一定成绩。在文博传播与交流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到国外要传播什么?文博管理专业需要回答这样问题。在中国传媒大学诸多专业中,如何设置国际文博专业,我们非常愿意依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平台,充分利用好传媒的优势,先进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具有就业前景的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不仅是文博管理的人才,更是文化传播的人才需要。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做调研总结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各位教授、专家的介绍,令人感受到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体现了创新精神。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也需要创新,教育部基教司有“6大育人渠道”,即: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家校社会协同育人。在中外人文交流活动中也体现出交流育人的重要性,人文交流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学生通过中外的交流活动,察觉出自己的兴趣与短板,主动学习要去弥补短板,这就是交流育人的作用。

杜柯伟主任强调,人文交流和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三大支柱,人文交流是经贸合作与政治互信的基础。人文交流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民心相通、民间友好。 这体现出人文交流的“三个多”,领域多、主体多、方式多。从高校博物馆来看,它横跨“教育、文化、传媒、科技”等多领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资源、平台、载体、抓手,凸显了人文交流的本质。要充分体现价值观的交流、文化与精神的交流、专业和技能的交流、发展和治理经验的交流。

杜柯伟主任最后指出,在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的工作上,要用“15字工作思路”扩大中外人文交流影响,即:搭平台、定规则、建标准、做项目、树品牌。高校博物馆是人文交流的重要阵地,具有很强的教育、交流功能,要带动其他博物馆形成聚合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侯新宇、校史馆副馆长高作志及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部门主任、图书馆部分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调研会。

(编辑:阎玺)